其他
【劳动教育】田园——向童心更深处漫溯
显然,田园校区为这种变革提供了一种方式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心中理想的田园应该是这样的:
时令种植的蔬菜园
物种丰富的植物园
田园里的花草不再只以观赏作为目的,而是基于学习素材的直观性、多样性和变化性提供给所有学科。如语文学科的观察素材,一簇鲜花、一株无名草、一根野菜、一棵药材都放大了它本身的价值,这也许会成为孩子童年的百草园;如美术学科的写生,天然的色彩胜过高级彩印的真实;如科学植物世界的探索,发现未知的物种,寻找最奇怪的花花草草,做成独一无二的标本;或者一片多边形的叶子,给数学老师的形状启蒙创造了灵感。通过思考角度的转变,原有的花花草草得到了教学上的利用,创造性的满足了教育的价值。
瓜果飘香的小果园
食物的亲身体验给身体带来的记忆,是文字和语言无法比拟的。正如酸甜苦辣咸、软硬酥黏焦这些语境,无论怎样高超的教学技术都不如拿实物来亲口尝一尝来的直接,记忆的更深刻。 春发芽、夏开花、秋天满枝果,小果园对于儿童链接自然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对象。以往学生吃的水果都是超市来的,很多城里学生甚至没有思考过果子是长在树上的。深居城市的孩子如果还认为花生像人参果一样长在树上,那将是时代的笑话。田园里的每棵果树都像是一本无字的书,书写着生命的春华秋实、花开叶落,伴随着每一个儿童向上生长。
链接自然的巴学园
虫鸣鸟叫的生物园
叽叽咋咋的虫鸣鸟叫给来到田园校区的孩子注入了创造力和生命力,奇妙的声音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。白天的蝉鸣、夜晚的蛙声,一亩田的孩子悄悄潜入蛐蛐的家,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... ...想必那一刻他们已经成为了《蚂蚁总动员》的主角或许是导演。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在思考如何放下急躁,让孩子安静下来,主动的探索发现、保持好奇、动手实践,自然而然地感受生命的力量和自身的独特不同。在丰富多元的世界里才能体察到真实的自由,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,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。
释放天性的游乐园
当“听话”被设定为“好孩子”的评价标准时,似乎儿童的天性正在被消减。在学校里,有多少儿童不是被教育下课后不要奔跑,这样的行为规范看似符合“安全”和便利的管理,其深层本质,不正是在一点点牺牲孩童释放天性为代价。
如果把教育窄化为:把学生囚在书本里,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,是把学生困在学校里,着实令人难过。唯分数、唯升学、唯文凭、唯论文、唯帽子的“五唯”评价导向终究是在抹杀儿童的天性和未来。田园里漫溯着孩子的欢声笑语,跑来跑去追逐蝴蝶的声音,久违的喜悦,这才是儿童的天真无邪,自然让我们充满敬畏,心生激动!
亲子互动的劳动园
家庭轮值体制成为劳动的保障机制,儿童围绕在家长身边扮演者参与协作的角色,不骄纵、不放松,鼓励有劳有获、多劳多得,真正以一亩田带动田园劳动;以儿童协作带动家长参与;以家庭间共建带动彼此看见;以集体参与形成班风班纪,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校关系,保障儿童健康生长、快乐学习。
这里没有教参,可以教无定法;这里一直在生长,可以变化无穷。正如袁野博士对未来学校的描述:它是一棵树,也是一片森林;是一朵花,也是一片草原;是一滴水,也是一片天空……既然自然是无限的,那么这里也会有无限的可能。在未来的学校,有一点可能会成为共同的特征:在一个人的成长中,学习不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“任务”和通向某个目标的“工具”,而是一种精神的自我需要和满足,是与生俱来的激情与动力,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表达,更是人在宇宙间不被轻易吹散的“锚”。
田园校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,也是教育的一部分;既是教师职业的挑战,也是儿童生长的期待。它不是以教室的形式出现,而是教材本身,它既土鳖又现代。
艾瑞德微信矩阵
我们为您推荐艾瑞德关联优秀公号,可直接点击如下标题,跳转至该公号页面进行关注——
艾瑞德澜庭叙幼儿园 | 艾瑞德幼儿园西华分园 |
艾瑞德枫华国际幼儿园 | 艾果亲亲 |
瑞德有声数学绘本故事 | 瑞德讲书人 |
瑞德之音 | 皇甫宜磊 |
董 晓 | 陈 琳 |
孟 晓 | 葛小幸 |
王彦月 | 韩董馨 |
薛静娴 | 李丹阳 |
李 娜 | 李 瑞 |
张文娟 | 李春晓 |
孙 超 | 项兆娴 |
王 冰 | 李建华 |
艾瑞德国际学校
版权信息
作者 | 杨海威
编辑 | 王贯朝
审核 | 龚 涛
往期推荐